促进会动态
为了对当前内蒙古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 2023 年 10 月-2024 年 4 月,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促进会组织人员对全区铝加工从业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现场走访摸底调研,并编写了《内蒙古铝后加工产业调研报告》。截至 2024 年 4月,全区已建成铝后加工企业 61家,主要分布在包头、霍林河原铝聚集地为起点的两个工业园区内,集中了全区 86%以上铝后加工企业,其他小部分分散在呼市、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 4 个盟市,形成产能 784 万吨,2023 年铝加工产量 509.29 万吨。
2023 年,全区铝合金、铝后加工(铝材)产能约784 万吨(其中,铸造铝合金及铝基合金产能 157 万吨,高纯铝产能 8 万吨,铝加工材产能 619 万 吨)。促进会统计 2023 年全区实际铝后加工材产量 509.29 万吨,铝加工产能利用率 64.96%。促进会综合分析认为,我区铝加工产业呈现如下特点:
1、低端铝合金、建筑型材、铝线材等产能严重过剩,交通用工业型材、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等产业用中高端铝材占比偏低;
2、原铝资源有限,下游加工企业普遍吃不饱;
3、再生铝利用率不足,再生资源回收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4、电价政策影响能源成本占比高的企业产业布局;
5、明星企业逐步培育,但增长缓慢。我区铝产品消费特点:虽然内蒙古的原铝产量居全国第 2 位,铝材加工排在全国的第 6 位,但铝的消费大多集中在中间产品,终端消费水平不 高,重点集中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包装等领域。
经促进会分析测算,内蒙古大宗铝产品终端消费情况为:建筑行业约 15-20 万吨,交通运输业的汽车制造行业约 2 万吨,电力能源行业包括电网、新能源建设约 20 万吨,包装行业约为 45-50万吨左右(此数未包括日常生活中铝的消耗)。促进会对我区铝后加工产业发展设想的调研结论为:一是从生产端来说,下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延伸;二是从消费端来说,充分发挥各铝业园区集约化优势,政府适时出台相应政策展开精准招商,将铝后加工高端产能从市场端向原料端转移,培育终端消费群。